害虫防治
相关概念
农业害虫: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损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
#昆虫、螨。有时候蜗牛、蛞蝓也包含其中
虫害:害虫为害农作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并造成的损害。
虫害发生的原因
需包含三个条件:虫源、侵入and环境
虫源+侵入:虫害的发生离不开害虫的来源,可以是本地的虫源、亦可以是外地迁入虫源。足够多的虫口基数加上害虫的侵入,大概率会导致虫害的发生。
#一般而言,虫源基数越大、侵入个体越多,发生虫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环境:食物+适宜气候+其他生态条件
#只要吃的够多,活得够舒服,我要是虫我也不愿意走。
防控基本途径
阻断跟随链,防治入侵
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植物检疫、套袋技术、纱网隔离、驱避剂的使用
#打个比方,植物检疫就是测核酸,套袋就是戴口罩,纱网隔绝就是居家隔离,驱避剂就是高风险区标识(确信)
生态控制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害虫虫源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因素进行生态控制。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不利于害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为害水平之下。
#毕竟咱也不是什么恶魔,啥都赶尽杀绝了那也是一个狼灭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LT):指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密度。
经济阈值或防治指标(ET):虫害防治适期的虫口密度、为害量或为害率。达此标准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为害损失超过ELT。
#说白了ELt就是money能容忍虫子密度的水平值,ET就是一个发生虫害的预警指标,超过了这个指标就要开始防治了,不然就会让害虫密度超过ELT亏大钱。
综合治理IPM
对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体系。其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 协调应用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LT)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and社会效益。
植物检疫
概念: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传播,由政府检疫部门依法采取的所有治理措施。
特点:法律强制性、宏观战略性、对有害生物全种群控制。
对象(选取原则):是检疫措施所指定的 防止随植物及植物产品传播蔓延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1)主要依靠人为力量传播的。
(2)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能造成经常上的严重损失。
(3)仅在局部地区发生的。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物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的目的
优点:主打的就是一个安全,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经常、持续性地对害虫进行控制,并且可以与多种措施共同使用
缺点:大多不具备紧急治虫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属于预防性措施,控制作用滞后,受环境影响大
我在等评论,那你在等啥,病虫害基础知识就到这了,后面就开始整理植病了,下一篇部落格见。
虫害部分的ppt
关于常见害虫我就不整理了,建议直接跳到这里
参考书籍:植物保护学通论 ISBN-9787040563450